肩頸痠痛
 
首頁
向上
脊醫是什麼
最新資訊
知多一點
健康資訊展板
網站聯繫
聯絡作者

 

肩頸痠痛是骨刺引起嗎?


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頸肩酸痛,去看醫生,照過頸部X光片,結果只得三個字:「生骨刺」,然後就「食藥」止痛及消炎。短期痛楚可能得到舒緩,可惜的是僅止痛消炎並不能夠消除引致頸肩酸痛的真正成因。過得一段時日,頸肩酸痛又再來,好像永「不斷尾」似的。經過多次的「番發」肩頸愈來愈酸痛。以前所服用的止痛及消炎藥已不再有效,現在甚至手也抬不起來了…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

頸部護理最重要

其實這些被診斷為「頸部生骨刺」的患者【如圖】,多半是真的有骨刺,而且也經X光證實。但真正做成疼痛的原因卻大都不是骨刺( Bone Spur )。要知道下列的幾種常有的疾病其徵狀和頸部生骨刺都是大同小異的,包括︰脊椎移位 ( subluxation ),五十肩( frozen shoulder ),肌腱炎 ( tendinitis ),肌膜疼痛症候群(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),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壓迫症候群( radial or ulnar nerve compression syndrome ),姿態不良( poor posture ),以及較少見因而常被忽略的胸廓出口症候群(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)等。

正常的頸部有一後凹的弧度【如圖】,由七節脊椎骨(稱為頸椎)所構成。能支撐著平均重15~17磅重的頭部。椎骨之間有軟骨,具有緩衝外力的作用,每節頸椎藉著韌帶彼此銜接,最外層覆蓋著強而有力且彈性極佳的肌肉,使頭部能轉向各個方向,活動自如,頸椎中空,內含脊髓,是大腦與身體之間傳遞訊息和命令的管道。每節脊髓皆分出一對脊神經,掌管兩側上肢與頸,肩的感覺和運動功能。

大部分頸部酸痛是肇因於長期處在不正確的姿勢下【如圖】,脊椎移位,頸部肌肉疲勞,韌帶拉傷所致。良好正確的姿勢是指整條脊柱維持在一平衡狀態,從側邊看,整個人的耳朵,肩膀及髖關節在同一直線上,【如圖】。

最常見的不良姿勢是彎腰駝背、頭往前傾,頭部重心落在身體正中線的前方,使得頸椎承受額外的壓力,肌肉也增加了許多負擔。而這些姿勢形成的原因不外乎從小養成的不良習慣,特別是青少年期,身體的成長快速,比同儕高且較瘦者便容易駝背。成人則可能因工作原故,例如工作檯高度不適當,燈光照明不足,情緒緊張等,日久即導致頸部前傾的不良姿勢。另外,肥胖會使腹肌鬆軟無力,背部,頸部跟著受害。

不必聞骨刺色變

脊醫除了讓病人意識到自己的不良姿勢,使病人負起自我教育的責任。同時矯整病人的脊椎移位,才能杜絕疼痛的再生。在日常生活中,頸部的護理,亦是十分重要。

bullet

洗頭最好在花灑下沖洗,不要低頭,彎着腰地在洗臉盆中洗。刷牙洗臉或刮鬍鬚的時候,一樣保持頸部直立。

bullet

如果疼痛才剛減緩,最好以吸管喝瓶罐裏的飲料,避免頭往後仰。

bullet

從事休閒活動,如看書報,打毛衣,畫圖,園藝工作,不要忘記每半小時抬起頭來,休息一下並活動頸部。看電影或戲劇表演。不要坐最前排。

bullet

書桌或工作桌的高度要適中,使頸部不要前傾。

bullet

拿取高於頭部的物體時,緊記要站在椅子上或梯子上,不要把手伸展,勉強去拿。

bullet

避免長途開車,中途多休息,下車活動一下筋骨,駕駛座與方向盤的距離要適中,使頭、背能舒服地靠在椅背上。雙手自然放在方向盤上。

頸部疼痛是可以預防及澈底治療的。平日應注意良好的姿勢,若不幸真的有骨刺。也不必聞骨刺色變。因為只有小部分嚴重的骨刺毛病會引起肩頸痠痛,而大部分的肩頸痠痛,即使患者頸脊椎生有骨刺,其肩頸痠痛並非由骨刺所引致!
 

作者︰
梁濟康
香港執業脊醫協會會長

 

Author info  作者簡介

More information  更多資訊


本文曾刊登於信報財經新聞2001年1月20日星期六醫療寰宇版

 

 

 

首頁 | 脊醫是什麼 | 最新資訊 | 知多一點 | 健康資訊展板 | 網站聯繫 | 聯絡作者